一棵老胡楊抱小青楊 記錄六十二載感恩情
中新網(wǎng)新疆新聞7月25日電(劉佳 周海霞)在新疆尉犁縣古勒巴格鄉(xiāng)古勒巴格村,有一棵260多年樹齡的老胡楊樹,老皺的樹干將一棵青楊樹緊緊地抱在懷里。長著這棵樹的農(nóng)家院被稱為古樹連心文化大院,是尉犁縣古勒巴格鄉(xiāng)古勒巴格村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延伸到農(nóng)戶家中的實踐點,也是自治州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的一個亮點。
這棵樹之所以被稱為“連心樹”,是因為它記錄著長達62年的一段感恩之情。
那是1960年11月的一天,當時,年僅11歲的吾吉·艾合買提跟隨家人剛剛搬遷至此居住。懂事的小吾吉拎起鐵桶,來到河灣打水,由于河面已經(jīng)結冰,他只能用砍刀砍開冰面取冰化水,然而冰面并沒有凍結實,隨著一聲悶響,冰面就裂開了,恰巧住得不遠的孤寡老人王得福也拎著鐵桶來河邊打水,他急忙順著岸邊趴上冰面,向小吾吉緩緩爬去,就在剛好抓住小吾吉手腕的一剎那,冰面轟然崩塌,兩人共同跌入了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兩人的棉衣浸水后變得沉重不堪,兩人時不時地被暗流扯向河底,近在咫尺的河岸這會兒卻遙不可及,隱隱約約地,他感覺自己被王得福向岸邊使勁推了一把,便失去了意識。當小吾吉再次睜開眼時,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炕上,身子被裹在一張剛剝下來的羊皮里。他不顧家人的哭喊,焦急地辨認著圍著自己的一張張面孔,唯獨沒看到王得福,小吾吉踉蹌著爬下炕,連滾帶爬地沖向屋后的孔雀河灣。村里的男人們都來了,他們腰間綁著大繩,輪流下水尋找,直到半夜河面重新結起冰,王得福依舊沒有找到,小吾吉跪在河邊哭喊著不肯離去,再次昏倒在岸邊。
這段經(jīng)歷深深地刻在吾吉的心里,第二年春天到了,大病初愈的小吾吉終于可以下炕了。小吾吉拿起鐵鍬來到門前260多年的老胡楊樹下,種下一棵小青楊,希望這顆小青楊能寄托自己的思念,一直陪伴著王得福爺爺。就這樣又過去了十幾年,小白楊漸漸被老胡楊環(huán)抱了起來長成一體,就像當年王得福爺爺將小吾吉抱在懷里一樣。
后來,小吾吉長大成人,娶妻生子,當兒子出生時,吾吉將兒子抱到老胡楊村下,給兒子起了個名字叫作“吐玉洪”,這個名字是“停留、穩(wěn)固”的意思,就是想用這個名字來許愿要牢牢記住王得福老人的恩情,同時也想用這個名字讓子孫后代記住永遠緬懷恩人王得福。
吾吉生了7個孩子,吾吉一遍遍給孩子們講著當年的故事,直到2013年7月去世。今年47歲的吐玉洪是吾吉家的老四,他說:“爸爸去世前,還囑咐我們要世代保護好這棵樹,永遠不忘王得福爺爺?shù)亩髑?,永遠維護民族團結?!?/p>
吐玉洪又在古樹旁邊種了爬山虎,他把這顆大樹比作祖國母親,他說:“我們各族兒女就像爬山虎一樣,緊緊擁抱母親、依偎在母親身邊,象征著各民族心連心、根連根,同呼吸、共命運,攜手前進?!?/p>
62年的連心故事,許多村民都很感動,在村里的文化活動中,經(jīng)常有人講起這個三代人守護這棵老樹的故事。尉犁縣將吐玉洪的農(nóng)家大院確定為“古樹連心民族團結教育基地”。吐玉洪說:“無論何時,無論什么人,敢說不利于民族團結的話、敢做不利于民族團結的事,我吐玉洪一家以及整個村子都會第一時間站出來和他斗爭到底。我們這一家的生命源于民族團結,民族團結比我們的生命更重要。我們一家,乃至整個村子,都會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愛護民族團結。這棵古樹呵護我們一家人繁衍生息,維護民族團結是我們家的祖訓,我也像父親一樣,經(jīng)常把古樹的來歷講給我的三個孩子們聽,就是希望他們也永遠記住王得福爺爺?shù)亩髑?,要像愛護我們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我把古樹的來歷講給大家聽,就是希望大家都和我一起來維護民族團結。只有維護民族團結,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紅火,我們應當格外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繁榮和幸福,讓我們手拉著手、心連著心,一起跟著黨和政府,過上幸福生活!”
吐玉洪的大女兒再依那甫古麗·吐玉洪,目前在天津大學讀大二,她說:“從小我就聽爸爸講王得福爺爺為救我爺爺不幸犧牲的故事,也知道了這棵樹中凝聚的民族團結情,也常常給這棵連心樹澆水。在學校的演講比賽中,我講述了這棵樹的故事,同學們也都被感動了,感動地為我鼓掌。我爺爺?shù)轿覀円贿@代,共有孫子孫女18個,他們都和我一樣,牢記這棵古樹的故事,牢記民族團結就是生命線,我們將繼續(xù)把這份感恩之情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從這個故事中感受到民族團結的重要性?!?/p>
尉犁縣鄉(xiāng)村振興局駐古勒巴格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隊長成正說,如今,這棵古樹成了尉犁縣的“明星樹”,不斷有人前來了解老人王得福舍身救人的民族團結故事,增強了各族群眾的民族團結意識、愛國情操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
“今年,古勒巴格鄉(xiāng)以‘古樹連心’文化大院為輻射帶動,在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方面進一步挖掘先進典型、講好百姓身邊故事,更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榮獲自治區(qū)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同時,全鄉(xiāng)大力實施文化潤疆工程,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上凝心聚力,打造紅色軍旅小院、美術小院、書法小院、孝風小院等文明實踐一條街,在小院里開展理論宣講、科技科普、文化服務等系列活動,讓‘庭院式’微宣講更接地氣,文明之風鋪滿鄉(xiāng)里各個角落?!惫爬瞻透襦l(xiāng)黨委書記梁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