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
分享到:

我國首個萬畝連片耐鹽堿水稻示范田創(chuàng)造高產紀錄

我國首個萬畝連片耐鹽堿水稻示范田創(chuàng)造高產紀錄

2023-10-17 13:20:25 來源:阿克蘇地區(qū)融媒體中心

  10月13日,我國面積最大的耐鹽堿水稻田經權威專家測產,實現(xiàn)平均畝產573.8公斤,這是新疆耐鹽堿水稻首次實現(xiàn)萬畝連片高產,為西北內陸鹽堿地的綜合利用樹立了樣板。

  萬畝連片耐鹽堿水稻示范田位于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六團十一連承包的阿克蘇市柳源農場片區(qū)管委會的地,面積達10694畝。去年以來,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西北中心專家選擇“新稻36號”,配套推廣耐鹽堿水稻豐產栽培技術,開展鹽堿地改良和耐鹽堿水稻種植相關試驗。該品種具有耐鹽堿、耐寒、高抗稻瘟病等特性,綜合指標達國標二級優(yōu)質稻谷標準, 也是新疆目前水稻主栽品種之一,已在全疆推廣種植30多萬畝。

  “改良前,這里的土壤含鹽量達12‰?!北鴪F第一師阿拉爾市六團十一連黨支部書記魏九龍說,今年,技術人員按照“以種適地、以地適種”相結合的思路,配套推廣良種良法,先后實施了生物修復、節(jié)灌控鹽、調理改土、栽培調控等關鍵技術措施。目前,土壤含鹽量已經下降到3‰,實現(xiàn)了土壤鹽堿治理和水稻高產創(chuàng)建目標。我們種植的水稻當年就實現(xiàn)了收益,預計總利潤在500萬元以上。

  新疆(含兵團)常年水稻種植面積100萬畝左右,其中溫宿稻區(qū)和兵團第一師稻區(qū)面積為45萬畝左右。這些年,通過優(yōu)質高產耐鹽堿水稻品種選育和配套栽培技術使用,曾經的鹽堿灘已經變成了萬畝良田,除了種植水稻之外,未來還可以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等作物。

  作為鹽堿地改良的首選糧食作物,目前,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已審定包括“新稻36號”在內的11個耐鹽堿水稻品種,推廣種植面積突破100萬畝,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龍江、山東等10多個省區(qū)市,覆蓋全國主要鹽堿地類型。

  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西北中心主任、新疆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奉斌說:“我們重點在基礎研究、資源創(chuàng)制、品種選育、品種推廣以及產業(yè)化發(fā)展五個方面開展耐鹽堿水稻工作,力爭8到10年在全國增加鹽堿耕地8億畝,每畝平均產量在300公斤,可解決8000萬人的吃飯問題,為全國糧食生產作出應有貢獻?!保ò⒖颂K地區(qū)融媒體中心 記者 王拓 吳智萍)

【編輯:張家偉】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術支持:0991-8557237  新聞熱線: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