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新疆新聞6月29日電(彭國華)無人機投擲滅火彈、特種滅火車輛攻打火頭、水泵班撲打樹冠火、常規(guī)班隨后跟進清理……近日,一場實戰(zhàn)背景下的滅火演練在新疆戈壁灘上悄然打響。
進入防火期以來,伊犁森林消防支隊的野外訓練場上,出現了一場場實打實、硬碰硬的實兵實裝演練。
為提高指戰(zhàn)員滅火制勝本領,支隊采取不打招呼形式,將隊伍拉至陌生地域,在復雜的環(huán)境和惡劣的氣候條件下,設置逼真的訓練場地開展滅火實戰(zhàn)演練。
地表火、地下火、樹冠火,隊伍要根據火場情況,靈活配置滅火力量和裝備。在演練過程中,支隊訓練標兵班——一中隊一班作為“尖刀班”直插左翼火線。豈料,指戰(zhàn)員們剛和火魔交上手,就傳來導調組的命令:一班因撲救不科學導致“集體被林火燒傷”,責令他們退出演習。
標兵班的失敗引來一片嘩然。原來,一班運用“一點突破、遞進超越”的戰(zhàn)術打開火線缺口,但風力突然大增,風向突變,“大火”向指戰(zhàn)員“撲來”。根據實戰(zhàn)經驗,遇到火場風向突變應迅速組織緊急避險,否則極有可能發(fā)生群死群傷的情況,但一班隊員以為只要把火撲滅就萬事大吉,依然奮力埋頭撲打,致使“全體負傷”。
“火變你不變,撲火一廂情愿,必然引火燒身。”副支隊長張浩利在及時制止演練的同時,組織各單位查找訓練中假、虛、空現象,糾正了班組滅火戰(zhàn)術訓練死板、分隊滅火戰(zhàn)術事先定調子等7個“頑疾”。
“火場就是戰(zhàn)場,打火就是打仗。訓練場上紙上談兵,火場上遇險必然驚慌失措?!睖缁鸾涷炟S富的中隊長助理左立軍說。
為增強訓練的針對性,支隊經常選擇不同的地形地物和林相氣象條件設置火場險局、危局、亂局,組織隊伍攻堅克難,研討戰(zhàn)法,將隊伍拉到深山老林、荒原戈壁等復雜地域,開展野外化、模擬化訓練,不設預想、不定方案,一切按照實戰(zhàn)需要設置訓練科目及內容,有效提高了指戰(zhàn)員臨機處置能力和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