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
分享到:

阿克蘇于地區(qū)境內41個千年洞窟壁畫獲修復

阿克蘇于地區(qū)境內41個千年洞窟壁畫獲修復

2022-11-02 16:01:30 來源:阿克蘇地區(qū)融媒體中心

  10月27日,記者從新疆克孜爾石窟研究所獲悉,位阿克蘇于地區(qū)境內的41個千年洞窟壁畫獲得修復。

  “自2010年至今,通過向國家文物局申請立項報批,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合作,我們對位于拜城縣的克孜爾石窟、位于庫車市的庫木吐喇石窟等實施了7項石窟壁畫保護修復項目,共完成41個洞窟壁畫的保護修復工作?!毙陆俗螤柺哐芯克?、保護研究所所長楊杰說。

  新疆克孜爾石窟研究所管轄9處石窟,分布在庫車、拜城、新和三個縣(市),共計705個洞窟,245個有壁畫洞窟,壁畫面積約8000平方米。其中,最為人們熟知的便是克孜爾石窟??俗螤柺呶挥谂c庫車市毗鄰的拜城縣克孜爾鄉(xiāng)的明屋塔格山,洞窟鑿于木扎特河谷北岸懸崖上。西距庫車73公里,東距拜城67公里,是我國開鑿最早的大型石窟群,大約開鑿于公元3世紀,在公元8世紀至9世紀逐漸停建,其延續(xù)時間之長在世界各國絕無僅有。

  庫車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黨組副書記、局長索善武說:“庫車市有豐富的文物資源,還有兩處世界文化遺產,打通這條龜茲文化的走廊,既可以為我們的文物保護提供便利,又可以為游客提供方便,我們要力爭把庫車市打造為文化潤疆示范基地?!?/p>

  多年來,新疆克孜爾石窟研究所一直致力于對所轄石窟的壁畫和文物進行搶救性保護和研究。經過十多年發(fā)展,該研究所已逐步培養(yǎng)組建了一支穩(wěn)定的保護隊伍,在科學保護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保護人員由原來的兩三人增加到了現在的八人,在部分保護技術上還實現了自主創(chuàng)新和突破,達到了行業(yè)內領先水平。(阿克蘇地區(qū)融媒體中心 記者 王拓)

【編輯:阿麗婭】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 [京ICP備05004340號-1] [可信網站驗證] 總機: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術支持:0991-8557237  新聞熱線: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2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