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28日電 (記者 陳杭)北京擬提升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水平,從無障礙設施、無障礙信息交流與無障礙社會服務等方面發(fā)力,保障民眾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權(quán)利。
28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對《北京市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條例(草案)》進行第二次審議。
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是指為便于殘疾人、老年人等社會成員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相關建筑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交流信息、獲得社會服務所進行的建設活動。
草案二審稿共六章四十條,分為總則、無障礙設施建設與管理、無障礙信息交流、無障礙社會服務、法律責任、附則。
草案二審稿提出,政府以及有關部門應堅持社會成員平等、參與、共享的文明理念,在全社會營造理解、尊重、關心和幫助殘疾人、老年人等社會成員的良好氛圍。
北京市人大城市建設環(huán)境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郝志蘭表示,居家環(huán)境無障礙改造工程在北京市實行多年,已出臺多項配套文件,實踐經(jīng)驗較為豐富,草案二審稿明確,殘疾人、老年人家庭申請進行生活設施無障礙改造的,各區(qū)政府可按照規(guī)定予以補貼。
在無障礙設施建設與管理方面,北京市將逐步建立無障礙公交導乘系統(tǒng),方便聽力、視力殘障人士出行和換乘公交。城市軌道交通的車站應當設置無障礙檢票通道、廁所及電梯,出租汽車經(jīng)營者應配置供使用輪椅乘客乘坐的無障礙車輛,旅館、酒店應配置一定比例的無障礙客房。
在無障礙信息交流方面,政府通過視頻方式發(fā)布涉及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wèi)生事件等突發(fā)事件信息的,應當同時采取實時字幕、手語等無障礙方式。110、119、122、120等緊急呼叫系統(tǒng)應具備文字信息傳送、語音呼叫功能,方便殘疾人、老年人等社會成員。
在無障礙社會服務方面,北京市將加大對視覺無障礙設備、聽覺無障礙設備以及無障礙終端設備研發(fā)的投入,根據(jù)需要組織編制有聲版、大字版辦事指南,鼓勵高校、社會團體、文化企業(yè)參與有聲讀物和口述影像作品錄制,擴大有聲讀物和口述影像作品供應。
今年5月27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對《北京市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條例(草案)》進行了第一次審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