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
分享到:

新疆超高壓線路首次采用“無人機+AI” 自主驗收

新疆超高壓線路首次采用“無人機+AI” 自主驗收

2024-07-05 17:45:01 來源:中新網新疆
7月1日,新疆送變電公司員工利用無人機在塔城~烏蘇750千伏輸電線路開展無人機竣工驗收工作。陳瑤 攝7月1日,新疆送變電公司員工利用無人機在塔城~烏蘇750千伏輸電線路開展無人機竣工驗收工作。陳瑤 攝

  中新網新疆新聞7月5日電(陳瑤 劉強 趙越)7月2日,在塔城—烏蘇750千伏新建輸電線路工程竣工驗收現場,無人機飛手操作一架搭載前端視覺人工智能(AI)識別處理器的無人機,完成該工程無人機前期入場驗收工作。這是新疆電網50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首次采用“無人機+人工智能”完成自主驗收。

  由新疆送變電有限公司負責驗收的塔城—烏蘇750千伏新建輸電線路工程是新疆北部地區(qū)大環(huán)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線路全長 619.78千米。該工程投運后,將增加北疆三地市的網架結構和供電可靠性。由于該工程線路廊道穿越了農田地、戈壁、沙漠、山區(qū)以及大風區(qū)等復雜的地形環(huán)境和氣象條件,以往的工程驗收采用人工登塔檢查及地面儀器測量輔助的方式,易受地形、天氣、測量角度等因素影響,存在視覺盲區(qū)。本次自主驗收,利用智能設備的目標自動追蹤鎖定、自適應變焦拍攝等技術優(yōu)勢,在規(guī)避容錯率的同時為線路運行提供全面、基礎的原始數據,通過查漏補缺,確保工程零缺陷投運。

驗收人員利用M300無人機搭載的人工智能識別系統(tǒng)對線路廊道進行激光雷達掃描,并建立立體點云畫面。陳瑤 攝

驗收人員利用M300無人機搭載的人工智能識別系統(tǒng)對線路廊道進行激光雷達掃描,并建立立體點云畫面。陳瑤 攝

  “驗收人員利用無人機拍攝了線路工程耐張線夾、金具、絕緣子串等部位圖像,精準掃描了導地線相間距離、線路走廊等情況,驗收同時對線路開展三維掃描,經數據分析后,可精準掌握導地線弧垂、交跨凈空距離等實時工況及基于點云數據進行工況模擬的相關內容,為后續(xù)人工驗收提供重要參考依據。”新疆送變電公司無人機驗收負責人袁欽介紹說,目前,無人機組已完成該工程線路1376基鐵塔、7136串絕緣子、16260處導地線掛點等精細化驗收,累計發(fā)現并消除缺陷2624處,并將無人機驗收數據收入工程驗收報告和數字檔案,納入工程驗收數據庫,為工程零缺陷投運提供堅強保障。

  輸電線路工程驗收首次應用無人機,是通過智能化手段提升運維質效的一項重要舉措。近年來,國網新疆電力公司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物聯(lián)網、無人機等先進信息通信新技術和智能運檢裝備,深化“立體巡檢+集中監(jiān)控”智能運檢模式,加快推進“數字化智能化一張圖”建設,大力推進電網數字化、智能化開展無人機運檢創(chuàng)新課題,積極探索無人機激光清障、無人機自主巡視、三維建模等新技術應用,且成功運用在新疆500千伏輸電線路的故障巡視、應急勘查、竣工驗收常規(guī)化作業(yè),提升了運檢效率,提高了電網安全運行水平。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設備管理部輸電處處長張博介紹,公司將持續(xù)強化數字技術創(chuàng)新應用,充分應用“無人機+AI”技術組合,拓展無人機應用場景,同時探索其它新型科技在輸電線路上的應用,強化輸電線路數字化應用能力,推動電網數智化轉型,開創(chuàng)智能巡檢新模式,不斷提質增效,保障電網安全穩(wěn)定運行。

【編輯:袁晶】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制作:中新社新疆分社  技術支持:0991-8557237  新聞熱線:0991- 8550318 / 8556479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