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wǎng)溫泉縣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做群眾身邊的電力活雷鋒

中新網(wǎng)新疆新聞3月7日電(徐兢兢 王雷 王云龍)3月5日,國網(wǎng)溫泉縣供電公司天山雪蓮共產(chǎn)黨員服務隊隊員張澤森等人來到溫泉縣查干屯格鄉(xiāng)蘇木村開展“學雷鋒紀念日”活動,上門幫助孤寡老人更換空開、維修室內(nèi)用電線路,排除安全用電隱患并講解安全用電知識,為老人們送去關懷和溫暖。
自2012年3月成立以來,國網(wǎng)溫泉縣供電公司天山雪蓮共產(chǎn)黨員服務隊始終沖鋒在保供電搶修、愛心服務、急難險重任務的最前沿,他們不僅成為基層黨組織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作用的有效載體,也是溫泉縣服務社會、服務百姓的企業(yè)排頭兵。2024年3月,被自治區(qū)黨委宣傳部命名為第五批自治區(qū)學雷鋒活動示范點。

保電沖鋒在前 守護萬家燈火
1月24日,元宵節(jié)當天,黨員服務隊隊員宋鵬飛和同事來到10千伏溫安線開展巡視搶修工作。連日的大風天氣讓幾戶牧民生活用電受到影響。接到任務第一時間,大家毫不猶豫,帶上工器具立即出發(fā)開展搶修。
牧民居住的位置在卡昝河邊,這個聽起來詩意美麗的地方,卻隱藏著常人難以想象的風險,常出現(xiàn)大風、凍雨等惡劣天氣,尤其在冬天,路滑且有大霧,對巡線帶來極大的困難。
初進山路還算好走,面對風吹雪和陡坡,大家雖然累還能堅持,但越往后走,路越危險。平時天氣好的情況下,3-4個小時就能完成巡線任務,如果遇到惡劣天氣,下山就成了問題。
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中搶修是什么感覺?“風雪吹得臉生疼,不一會兒人就動彈不了,必須下桿暖和會兒,然后再上桿作業(yè)。作業(yè)完摘下手套,活動扳手凍在手套上掉不下來?!彼矽i飛說。
為了讓牧民盡快用上電,大家在嚴寒的天氣中堅持搶修,在天黑前恢復了線路送電,讓牧民看上了元宵晚會,吃上了熱騰騰的餃子。
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黨員服務隊;哪里有需要,黨員服務隊就沖向哪里。
2023年以來,該公司黨員服務隊參與保障各類自治區(qū)級以上賽事活動和民生保電共30余次,受到了當?shù)卣h委及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始終堅守在供電一線,對轄區(qū)38條10千伏線路進行巡視檢查,用心服務溫泉縣3.9萬用電客戶。

定制服務 點亮群眾心燈
3月4日,該公司黨員服務隊結合“學雷鋒紀念日”活動來到溫泉縣三峽社區(qū),對社區(qū)樓道燈經(jīng)常不亮的問題進行治理,解決社區(qū)居民出行難題。
服務隊前往居民家中,檢查用電安全,宣傳安全用電知識,幫助老人更換燈泡、插座,檢查線路。檢查中,隊員們發(fā)現(xiàn)78歲的小區(qū)居民迪力亞爾家中不少電器、開關都已老化。由于年齡較大,行動不便,家中廁所壞掉的燈泡一直沒能更換,隊員們?yōu)樗龘Q上了新的燈泡,并對用電線路進行了詳細排查。臨走前,隊員們還給老人存下電話號碼,方便有問題及時聯(lián)系。
隨著樓房使用年限增長,再加上溫泉縣城社區(qū)沒有固定的物業(yè)公司定期維護,導致城市居民樓樓道照明設施的運行和維護困難,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溫泉縣共有6個社區(qū),近45%樓道處于“黑夜模式”。
該公司黨員服務隊經(jīng)過5年的時間探索,形成“多方共治”的長效機制,構建了“樓道長亮”的運營模式,極大地方便了廣大客戶夜間安全出行,使問題得以解決和完善。
“剛來社區(qū)工作時,我們的樓道燈經(jīng)常壞,每次只要給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打電話,問題一定能最快得到解決?!比龒{社區(qū)工作隊員凱莉說。
多年來,黨員服務隊立足自身崗位職責,開展了“零距離”服務“三農(nóng)”、點亮“黑樓道”、照顧孤寡老人等“九進”特色供電服務活動,直接服務群眾2924人次。

16載愛心幫困 照亮夢想之路
除了在溫泉縣轄區(qū)開展各種志愿服務,黨員服務隊還積極組織開展愛心捐贈活動,為當?shù)刎毨W子的求學之路保駕護航。
道爾吉是黨員服務隊員之一。2008年6月,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道爾吉夫妻了解到牧民巴合提汗·艾迪力汗家庭的經(jīng)濟困境。她的丈夫木拉提別克因放羊不慎摔傷脾臟,喪失了勞動力,家中積蓄也所剩無幾。巴合提汗·艾迪力汗由于雙手干裂出血無法勞作,只能將30畝飼料地承包給別人,一家4口僅靠1000余元土地承包費維持生計。道爾吉夫妻深感同情,下定決心幫助他們改善生活。
在幫扶中,道爾吉夫妻還得知巴合提汗·艾迪力汗的哥哥家里條件也不好,家中小女兒拉森也因此無法繼續(xù)上學,于是,他們開始資助3個孩子上學。自此,每年開學前送學費,逢年過節(jié)給孩子送書包、衣服等生活必需品成為了他的規(guī)定動作。
2011年5月,道爾吉夫妻主動找到了呼和托哈中學的副校長胡泉雯,希望能在“六一”節(jié)前來到學校為貧困學生送書包和學習用具,夫妻兩人的想法立刻得到了胡泉雯的認可。從那時起,每年“六一”前后,道爾吉夫妻都會抽出時間,來到呼和托哈中學為12名貧困學生送上助學禮包。道爾吉只是一名普通的電力員工,妻子阿勒騰格日麗也身體不好。然而,這個普通的家庭卻連續(xù)16年為150名貧困學子播下希望的種子。
2019年,道爾吉捐資助學11年的感人事跡被溫泉縣電視臺、博州報社采訪并報道,他的暖心故事在公司系統(tǒng)廣泛傳播,越來越多的電網(wǎng)人自發(fā)加入到助人為樂、奉獻愛心的隊伍中。
黨員服務隊的35名黨員就是道爾吉熱心助學的堅強后盾,不僅給困難家庭的學生購置籃球、足球等體育用品,還主動幫助校園檢查用電線路、設備,為提升校園用電安全環(huán)境貢獻國網(wǎng)力量。
國網(wǎng)溫泉縣供電公司天山雪蓮共產(chǎn)黨員服務隊始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在應對風險挑戰(zhàn)中砥礪前行,在重大保電工作中當排頭兵,在為民服務中踐行初心使命,架起黨和人民群眾的連心橋,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